老鼠的危害
鼠类是很多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播媒介,携带很多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鼠型斑疹、伤寒、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森林脑炎病等30多种疾病。
盗食粮食,破坏林木草原。
啃咬家具房门、书籍和义务,对睡眠中的老人、小孩有主动攻击行为,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
老鼠的防治
(1)环境整治,搞好室内外卫生,及时*垃圾;管好粮食、食品、水源、牲畜家禽饲料以断绝鼠粮;硬化地面、堵塞鼠洞以减少鼠类栖身地。
(2)物理灭鼠。如鼠夹、鼠笼、熏蒸、电击、粘杀、超声波等。
(3)化学灭鼠。有急性灭鼠剂和慢性灭鼠剂两种,前者已明令禁止,如毒鼠强等;后者是一类慢性抗凝血灭鼠药,如敌鼠钠盐等。
(4)生物灭鼠。
a.保护鼠类天敌,如蛇、猫头鹰、猫等。
b.使用雄性不育生物灭鼠技术,使雄性鼠丧失生育能力,不能再和雌性鼠交配繁殖,从而减少鼠类数量的目的,也可以说让鼠类实行计划生育。
鼠类的综合防制是从鼠类和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以及有效、经济、简便、*,对环境无害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地对有害鼠种,综合采用环境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治或其他有效手段对老鼠进行有效的控制。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鼠类生存条件是老鼠防制的基础。要清理建筑物周边,特别要整理杂草丛生,堆积有长期不动的杂物的院落、长期堆放垃圾或废品的围墙周边以及有食物的杂物间。如发现有鼠活动的痕迹(包括鼠洞、鼠粪、鼠的跑道、鼠咬痕迹等)及时*,同时注意打扫室内外卫生,*卫生死角,堵塞鼠洞。
友情提示:
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的同时,要控制鼠类的食物来源,还要完善防鼠设施,家鼠有很强的钻爬能力,小家鼠可钻过直径0.6cm的孔隙。因此,各种防鼠设施如防鼠网、防鼠门等的间隙应根据鼠的这一行为特征设置。
蟑螂的危害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5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鼠疫杆菌等,可引起麻风病、腺鼠疫、痢疾、疮疖、尿道感染、肠道感染、肝炎、脊髓灰质炎、肺炎、结核、胃炎和食物中毒等50多种疾病。它又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烧虫、鞭虫等多种蠕虫卵,引起多种寄生虫病。蟑螂具有臭腺,能分泌臭液,被爬过食物即留下较难闻的臭味。体质弱或敏感的人如果接触蟑螂污染过的食品或蟑螂粪便和分泌物及污浊的空气,会产生各种过敏反应。
蟑螂传播许多疾病,更无孔不入的出没家电、造成设备短路损坏,还会钻入人耳引发耳疾病等。
蟑螂的防治
蟑螂的防制要掌握蟑螂的生态习性与活动规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单靠一种方法和一种杀虫剂,达不到杀灭效果,必须从蟑螂的生态和环境的整体出发,根据侵害程度和条件,合理地选用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防制手段。
防制蟑螂首先要减少蟑螂的生存食源,*蟑螂的栖息场所,搞好家庭环境卫生,清理室内卫生死角,*或尽量减少蟑螂的孳生场所,堵洞抹缝,堵住门窗、墙壁上的缝隙以及户外或邻近房间进入室内的各种管道的孔洞,防止蟑螂进入家中。还要防止蟑螂夹在食品或其他物品中被携带回家。如住院病人出院时应清理自己的物品,确认没有蟑螂后再回家。